本報記者 李立平
4月30日,鹽湖提鋰“雙雄”鹽湖股份和藏格礦業(yè)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業(yè)績。
在行業(yè)深度調整之下,鹽湖股份和藏格礦業(yè)營業(yè)收入以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均同比出現下滑。不過,相比于其他鋰礦企業(yè)出現虧損的情況,受益于成本優(yōu)勢,兩家公司均實現了盈利。
具體來看,鹽湖股份1月份至3月份實現營業(yè)收入27.23億元,同比下滑42.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34億元,同比下滑58.03%。對于收入下滑,鹽湖股份介紹,主要系報告期內氯化鉀銷量同比下降,同時碳酸鋰及氯化鉀產品市場價格大幅下跌所致。
同樣的情況也發(fā)生在藏格礦業(yè)。藏格礦業(yè)發(fā)布的2024年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6.14億元,同比下降55.28%,主要原因為報告期內氯化鉀產品銷量下降62.87%、售價下降31.89%,碳酸鋰產品售價下降77.3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29億元,同比下滑42.51%。
兩家上市公司氯化鉀業(yè)務一季度業(yè)績承壓的原因是什么?碳酸鋰價格是否回暖、市場需求幾何?在4月30日召開的業(yè)績說明會上,鹽湖股份和藏格礦業(yè)就市場關心的話題進行了回復。
氯化鉀市場出現供需錯配
鹽湖股份介紹,隨著春耕市場的逐步活躍,國內鉀肥供給量顯著增長,特別是進口鉀肥的供給量較去年同期有了大幅躍升。港口庫存一直保持在高位運行的狀態(tài)。在不考慮港口結轉量的情況下,一季度新單進口量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364萬噸左右,相較于去年同期的256萬噸,增長幅度達30%以上。
對于氯化鉀行業(yè)情況,鹽湖股份介紹,在需求方面,雖然一季度國內鉀肥需求整體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或略有增長,但由于市場受到供給量充足以及氮肥價格下行的雙重影響,終端需求的啟動有所延遲。整體來看,市場供需出現了階段性的錯配,價格呈現出逐步下行的趨勢。這導致下游需求端在采購時表現出謹慎態(tài)度,主要以消化庫存、控制跌價損失風險為主。
不過,藏格礦業(yè)仍看好氯化鉀行業(yè)的發(fā)展,公司相關負責人向投資者介紹:“國內鉀肥的需求量保持穩(wěn)定,每年大約為1600萬噸。然而,國內鉀肥的產量已經達到頂峰,總計近700萬噸,這導致了明顯的供需缺口。由于這一缺口在短期內難以得到有效補充,這為氯化鉀價格提供了一定的支撐。”
市場低谷期持續(xù)布局
成本優(yōu)勢是藏格礦業(yè)、鹽湖股份在碳酸鋰價格下跌的情況仍實現盈利的重要因素。
藏格礦業(yè)董事會秘書李瑞雪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季度碳酸鋰的平均售價約為8.8萬元/噸。而公司2024年一季度碳酸鋰的單噸銷售成本是3.9萬元/噸,同比下降,原因是公司持續(xù)對碳酸鋰的吸附工藝進行了優(yōu)化調整,實現碳酸鋰產量提升,2024年一季度產量同比提升33.76%,產量提升能夠降低單噸的攤銷成本、人工成本。
鹽湖股份董事會秘書李舜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深耕鉀肥和碳酸鋰領域,生產鉀肥和碳酸鋰均使用察爾汗采區(qū)內的鹵水生產,公司鹵水資源是循環(huán)生產模式,鹵水首先進行鉀肥生產,鉀肥生產后排放的老鹵再進行提鋰,提鋰后老鹵最終通過輸鹵渠道返回采區(qū)進行固液溶解,具有成本優(yōu)勢。
4月30日,上海鋼聯發(fā)布數據顯示,當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上漲1000元/噸,均價報11.20萬元/噸。碳酸鋰價格是否已經度過低谷?
“行業(yè)需求有逐漸回暖的跡象,特別是在下游電芯企業(yè)恢復生產和市場看漲情緒的推動下。此外,下半年車市的回暖和補庫存需求也表明市場需求有所增長。”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于曉明認為。
4月30日,鹽湖股份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從需求角度來看,目前下游排產提升明顯,需求呈現出一定的恢復趨勢。
不過,面對市場波動,鹽湖股份、藏格礦業(yè)仍在低谷期持續(xù)布局。
鹽湖股份介紹,公司啟動新建了4萬噸/年基礎鋰鹽一體化項目。“該項目相關工作按項目計劃整體穩(wěn)步推進,預計2024年年底建成。”李舜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藏格礦業(yè)也在持續(xù)布局。例如,公司與老撾政府簽訂鉀礦資源勘探協議,在萬象市塞塔尼縣和巴俄縣開展面積達400平方公里的鉀礦資源開發(fā)。“截至一季度末,老撾萬象鉀鹽礦已完成兩個礦區(qū)的基礎性勘探工作,正在推進礦區(qū)的三維地質建模工作。”藏格礦業(yè)向投資者介紹。
(編輯 喬川川)
23:32 | 正威新材更名事宜獲股東大會高票通... |
23:32 | 中標國內單體最大集中式BC項目 隆... |
23:32 | 高階智駕加速滲透 2025年或成商業(yè)... |
23:32 | 浙商證券:以科技文化建設為引擎 ... |
23:25 | 錢塘征信完成工商登記 為第三家持... |
23:25 | 75家人身險公司去年銀保新單保費收... |
23:25 | 券商資管業(yè)務展現增長韌性 最新私... |
23:25 | 58家非上市財險公司2024年實現盈利 |
23:25 | 司法訴訟致使公司上市失??? 維賽... |
23:25 | AI熱潮催動電力需求激增 燃氣輪機... |
23:25 | 國產大模型破局:垂直深耕 場景為... |
23:25 | AI技術爆發(fā)驅動算力建設提速 CPO產...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