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股票頻道 > 市場研究 > 正文

IIF最新報告顯示:新興市場連續(xù)12個月實現資金凈流入

2021-04-07 20:49  來源:證券日報網 徐一鳴

    本報記者 徐一鳴

    國際金融協會(IIF)最新發(fā)布的全球資金流向報告顯示,2021年3月份,流入新興市場國家的投資總額約為101億美元,較上月明顯回落,并創(chuàng)下11個月新低。其中股票市場流入39億美元,流向中國股市的有38億美元;債券市場流入62億美元,流向中國債市的有50億美元。

    總體來看,3月份,流入中國的外資占了九成。同時,這也是新興市場連續(xù)12個月實現資金凈流入。

    粵開證券研究院負責人康崇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短期來看,目前我國經濟復蘇確定性較大,在政策面上,貨幣政策仍將以穩(wěn)為主,考慮到中小企業(yè)仍處于修復階段,實體經濟復蘇仍需貨幣政策扶持,短期內加息的概率較小。中長期角度看,我國經濟綜合實力不斷提高,經濟正向高質量發(fā)展轉變,強大的國內消費市場疊加雙循環(huán)戰(zhàn)略,有利于經濟發(fā)展提質增效,保證了市場對外資的長期吸引力。

    經濟復蘇推動更多資金流入股市

    據統(tǒng)計,截至3月底全球股票總市值達到約108萬億美元,創(chuàng)歷史新高。隨著新冠疫苗接種取得進展,投資者對經濟復蘇持樂觀態(tài)度,推動更多的資金流入到股市。過去一年全球股市總市值增長60%,大幅超過全球GDP的水平。

    “目前A股市場已經逐步完成了這一輪調整,雖然短期內市場的信心恢復需要時間,但市場的做多熱情已經有所提升,長期的投資價值洼地通過此次回調產生,開始吸引一些長線資金入場。”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三分之一,很多外資先后流入到中國市場來尋找投資機會,國內投資者應該更好地配置核心資產。

    數據方面,3月份我國PMI指數為51.9%,高于上月1.3個百分點,制造業(yè)景氣度有所回升。大、中、小型企業(yè)PMI指數分別為52.7%、51.6%和50.4%,較上月上升0.5%、2.0%和2.1%,均高于臨界點。此外,供需兩端同步改善,新出口訂單和進口指數雙雙重回擴張區(qū)間,主要與海外需求逐步恢復以及國內產需在春節(jié)后進一步釋放有關。

    商務部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是股權投資還是債權投資,立足于長遠看好中國市場的背后是對中國經濟的看好,只有長期投資并且深度挖掘才能夠獲得更好的回報。境內投資者或者境外投資者,都需要經過實體走訪調研,理性投資保護好自身權益。

    “我國股票市場的監(jiān)管能力不斷加強,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提升和跨境風險防范意識增強,有效保障了國際投資者的利益。在經濟基本面向好、金融市場穩(wěn)步開放、監(jiān)管措施不斷完善等前提下,更多境外投資者將把握高質量投資機會,擴大中國市場布局。”康崇利說,隨著我國注冊制全面推進、境內機構投資者話語權增強、放寬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限制,我國資本市場正向多層次、成熟化、專業(yè)化方向發(fā)展,對外資的吸引力顯著增強。

    境外機構參與國內債券比重逐年提升

    目前,10年期美債收益率仍高位徘徊,今年以來接近翻倍。

    康崇利認為,從外部因素看,3月份美債利率持續(xù)上行,流入新興市場的資金規(guī)模明顯減少。與美國等成熟市場相比,新興市場在同等條件下的收益率和風險性更高,相關投資產品的吸引力有所下降。面對美聯儲加息后的資本外流,部分新興市場的貨幣匯率承壓,金融市場的穩(wěn)定性受到一定的挑戰(zhàn),這也是其他新興市場對外資吸引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我國率先實現復工復產,經濟強勢復蘇,吸引了大量境外機構增持我國債券,去年境外機構增持規(guī)模超過萬億元。此外,我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程度加深,境外機構投資我國市場的操作流程得到簡化,也是外資流入我國債市的原因之一。”康崇利對記者如是說。

    中金公司表示,隨著中國債市對外開放力度的加大,中國債券也逐步被納入全球重要債券指數當中,境外機構參與國內債券的比重逐年提升,目前已成為我國債市的重要邊際增量,對我國債市的影響越來越大。截至2020年末,境外機構持有中國債券的比例為有3.54%,較2019年增長2.84%,預計未來仍有提升空間。

    據統(tǒng)計,2020年境外機構對我國債券的增配力度為歷史之最,累計增持1.05萬億元境內債券,遠高于往年水平,且主要以利率債為主。全年來看,境外機構的國債增持規(guī)模位居第二,累計增持5709億元國債,影響力僅次于全國性商業(yè)銀行;同時對政金債的增持量達到4208億元,在各類機構中位居前三,僅次于廣義基金和農商行。

    值得關注的是,為進一步優(yōu)化銀行間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對外開放服務,依法合規(guī)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入市,3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優(yōu)化銀行間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對外開放服務加強事中事后管理的通知》,提出以民事主體為對象完善金融基礎設施服務的法律關系,相應調整或完善基本合同文本,并立足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基本定位,積極響應境外機構投資者訴求,提供多元化交易、登記、存管、結算等基礎性服務。

    業(yè)界認為,相對于其他的新興市場國家,我國具有良好的外匯收支,充裕的外匯儲備。中長期來看,外資將繼續(xù)流入中國債市,主動以及被動的資金都會有配置中國國債的需求。

(編輯 孫倩)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劃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