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券商 > 正文

多機構嚴控同業(yè)風險:券商篩選白名單 基金機構忙自查

2019-05-28 05:43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5月27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部分銀行正在提高同個別城商行、農商行開展票據貼現等業(yè)務的審慎性,此外監(jiān)管層還要求部分證券經營機構自查、上報自身或旗下產品對部分風險暴露銀行資產的持有情況。

    有銀行人士表示,個別銀行業(yè)金融機構的風險發(fā)酵及不確定性有可能進一步對中小銀行及非銀機構的資金面帶來壓力。當日記者從多位市場交易人士處確認,5月27日非銀機構的資金面的確偏緊,當天國債期貨主力合約明顯走弱。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上述短期并不改變市場整體趨穩(wěn)的大勢,短期的市場出清并不會帶來系統(tǒng)性風險,反而有利于機構間市場風險定價的進一步分化和清晰,促進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

    審慎度再提升

    近期風險事件引發(fā)市場中諸多有關打破同業(yè)機構間“剛性兌付”的討論,對于個別存在風險不確定性的中小銀行,一些銀行選擇審慎交易。

    “有一些城商行、農商行至今沒有披露年報,審計工作沒有完成的背后,不排除遇到了無法處理、復雜的賬務問題,而這往往是一些資產風險暴露所導致的。”5月27日,一家上市股份行金融市場人士表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部分銀行下發(fā)通知,要求“審慎開展”與部分尚未完成年報工作銀行的票據貼現等業(yè)務。另據多位債市機構人士透露,不少銀行、券商已經在重新確認準入交易白名單。

    “不能再‘閉著眼睛做交易’了,如果一些同業(yè)機構被認為存在風險不確定性,那么和其開展對手交易往往要慎之又慎。”上述股份行人士表示。

    另一家城商行人士則表示,“過去的同業(yè)授信相比一般貸款是很簡單的業(yè)務,但現在的名單化管理顯然要從嚴了。”

    事實上,風險的從嚴把控不止來自于一些機構的自發(fā)行為,監(jiān)管部門亦在對相關風險進行統(tǒng)計調查。

    據一位接近監(jiān)管層的公募人士透露,日前某證監(jiān)局以通知要求轄區(qū)內公募機構自查并上報旗下產品對被接管行資產的持有情況。

    “同業(yè)授信的審慎性,是進一步加速市場出清的過程,一些存在問題、風險不明、處罰較多或資質一般的機構將更難在同業(yè)市場中獲得資金。”5月27日,一家中字頭券商固收分析師表示,“這也是一種事件驅動、短期性的去杠桿現象。”

    “從嚴把控同業(yè)交易,誘發(fā)了市場資金短期偏緊,這也讓當天的債市價格受到影響。”上述固收分析師表示。

    數據顯示,5月27日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下跌0.52%,創(chuàng)下4月3日以來最大跌幅,同日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下跌達0.33%,創(chuàng)下去年7月份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如果是個別問題可能會導致資金避險需求提升,反而利好國債品種,但國債期貨下跌反而說明是同業(yè)間的信用出現了收縮,導致市場資金面受到影響。”上述固收分析師指出,“例如面對負債壓力,當存單流動性降低時,只能賣出利率債等優(yōu)質資產,進而給這類資產價格帶來打擊。”

    “同業(yè)間的資金松緊和信用方向是債市價格的直接影響因素。”南方一家券商債券交易員則表示,“但一些銀行提高審慎度是否會導致同業(yè)間信用收縮還需要觀察,從目前這個債市價格來看,影響還相對有限。”

    非銀承壓幾何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同業(yè)市場剛兌預期的打破,非銀機構可能會承受更大的壓力。

    “受到影響最大的可能就是非銀。”上述固收分析師表示,“一方面為這些非銀機構提供資金的往往是一些被視為‘非銀之友’的中小銀行,而這些銀行資金從緊后,非銀機構也會受到傳導,另一方面非銀機構的體量相對較小,本身在同業(yè)中就不具優(yōu)勢。”

    “如果同業(yè)市場對一些中小銀行發(fā)酵出更大的不信任情緒,導致同業(yè)間資金成本高企和部分銀行同存成本抬升、流動性減弱,不排除會給一些中小券商和小規(guī)模的貨幣基金帶來一些流動性壓力。”5月27日,北京一家券商非銀金融分析師也指出。

    “一些中小券商可能仍然存在表外代持的高杠桿模式,這種情況下大概率會受到影響。”上述分析師表示,“還有一些小規(guī)模的貨幣基金可能會面臨一定的互惠壓力。”

    雖然如此,但更多體現非銀機構資金松緊度的國債逆回購價格卻朝著相反的方向發(fā)展。5月27日,GC001品種當天在2.45%至2.60%區(qū)間橫盤游走,但當天下午14:45之后連續(xù)下跌,一度跌至0.010%,而后又于尾盤回升并收盤于1.905%,令不少交易人士倍感詫異。

    “本來非銀的資金面是比較緊張的,但這個價格說明有很多資金并不在乎收益的做逆回購。”上述交易員指出,“但從這個波動方向來看,不太可能出現規(guī)模較大的流動性或系統(tǒng)性風險。”

    “短期內可能市場會有變化,一些中小機構的資金會更緊張,但中長期來看也是讓風險收益曲線更加匹配和有效率,金融市場的優(yōu)勝劣汰作用也會更加明顯,進而減少市場依靠金融牌照而滋生的道德風險。”上述固收分析師表示。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劃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