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產業(yè) > 企業(yè)信息 > 正文

誠品官宣撤離深圳,忠粉打卡作別:“終究是錯付了!”

2020-07-10 21:20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公眾號 林娉瑩

    本報見習記者 林娉瑩

    日前,隨著誠品生活與華潤萬象天地雙雙發(fā)布公告,傳聞已久的誠品生活退出深圳消息靴子落地。正如外界所猜測,誠品生活深圳門店(下稱“誠品深圳”)將在2020年12月31日停止經營,場地將全數返還給華潤置地,主要原因是“來自疫情的沖擊”。

    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誠品生活方面表示:“疫情的沖擊對所有人都是全新的考驗。關閉深圳門店是一個不得已的決定,期待能夠互相體諒。我們作為員工也感到很遺憾。”

    同時,誠品生活方面進一步向記者說道,誠品生活目前仍在大陸市場調研,也有持續(xù)接到其他各大城市的入駐邀約:“未來如果因緣具足,也希望早日與大陸讀者朋友再次相遇。”

誠品1.jpg

    (萬象天地“抱抱象”地標與誠品深圳招牌,攝/林娉瑩)

    顧客開始告別“打卡”

    7月3日,誠品生活發(fā)布公告稱,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其短中期穩(wěn)健經營的基礎形成了無法減輕的沖擊,促使深圳門店必須改變營運計劃和腳步,以健全公司的整體經營。經多方探討與審慎評估后,誠品深圳決定在年底終止經營。

    “我們尊重這個不得已的決定,也無比理解這樣抉擇背后雙方團隊的不舍。”華潤置地旗下萬象天地在同日發(fā)布公告時表示,“未來在誠品深圳所在區(qū)域,萬象天地將進行品牌與業(yè)態(tài)的迭代升級及全新探索。”

    之前,也有消息稱計劃關閉的是誠品深圳的百貨部分,誠品書店可能由華潤置地接手經營;但如今,雙方公告中均未明確提到書店的去留?!蹲C券日報》記者曾就此向誠品生活方面求證,其表示不予置評。

    在撤店消息公開后,最感到不舍的無疑是誠品的忠實顧客們。7月7日下午,《證券日報》記者來到誠品深圳,發(fā)現相比于一般工作日,官宣撤店消息后的誠品店內明顯人流量增多。除了誠品書店的閱讀區(qū)座位已經坐滿,誠品生活內的其他樓層也均有或隨逛隨拍、或結伴出行的顧客;而在萬象天地吉祥物“抱抱象”的長廊上,還有不少人正與誠品生活的招牌合影留念。

誠品2.jpg

    (誠品書店內情景,攝/林娉瑩)

    在店內,《證券日報》記者也隨機采訪了幾位顧客關于誠品關店的感受,均得到了對書店深感“可惜、遺憾”的回復。一位內駐商戶的店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官方宣布撤店消息后的周末(7月4日、5日),誠品深圳的人流量暴增,幾乎達到了近幾個月來的頂峰:“這幾天,也有不少顧客是專程來到誠品,打卡告別。”

    《證券日報》記者還在現場看到有神秘人員正手持紙筆,與每家店鋪進行談話并不停抄抄寫寫。上述店員向記者說道,這些神秘人員自稱屬于益田集團旗下商場的招商團隊,正逐店詢問商戶搬遷等相關事宜。“但現在留守的都是店員,我們也都在等公司下發(fā)關于店址搬遷的通知。”

    “誠品模式”艱難前行

    公開資料顯示,誠品生活的前身為誠品書店,由吳清友在中國臺灣創(chuàng)立,后由其接班人吳旻潔主導轉型,開創(chuàng)“百貨+書店”的經營模式,即以書店引流,結合以獨立文創(chuàng)品牌為主的文化百貨業(yè)態(tài)經營。之后,誠品書店結束了長達十幾年的虧損,轉型成誠品生活并實現盈利。

    但于今年疫情沖擊的環(huán)境下,“賣書”救不了誠品,“百貨”也很難救得起。5月27日的股東大會上,誠品生活董事長吳旻潔就曾直言稱,受疫情影響,公司整體經營承壓:“誠品計劃到6月底關6家店,下半年還會再關1到2家。”

    2020年一季度,誠品生活實現營收11.43億新臺幣,同比減少11.64%;實現歸母凈利潤713.8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71.6萬元),同比下滑90.81%。

    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電子商務專業(yè)副教授林立偉認為,疫情沖擊是誠品深圳支撐不下去的主要原因。“出于疫情期間的社交距離考量,多數的消費者會轉向線上商店消費;實體商店如若沒有及時‘虛實結合’并轉型新零售的商業(yè)模式,就很難抗住影響。”

    但除了經營環(huán)境的影響,誠品深圳的撤離也有其自身的經營原因。

    據了解,誠品深圳是誠品在大陸的第二家門店,但人氣遠低于首家門店誠品蘇州。公司年報顯示,誠品蘇州已在2019年實現盈利。曾有消費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誠品深圳開業(yè)后名氣雖然大,但百貨部分的人流量一直低于書店,真正消費的人也不多。

誠品3.jpg

    (誠品書店內一角,攝/林娉瑩)

    有誠品深圳內的店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實際上,很多人還是沖著誠品書店的名氣來的,誠品生活內的獨立文創(chuàng)品牌太小眾。”也有消費者向記者表示,誠品書店在深圳算是人氣不低的書店,但除書籍外的文創(chuàng)商品溢價過高,很多人是“逛而不買”。

    “可能對于快節(jié)奏又相對務實的深圳人,給高溢價的獨立文創(chuàng)品牌買單的意愿不會特別大,誠品更適合蘇杭這類不快不慢的城市。”來自華東的悉小姐(化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對此,林立偉就誠品模式向記者分析稱,誠品的特色在于向讀者提供舒適的環(huán)境進行閱讀與圖書選購,用書店的名氣進行引流,加入百貨業(yè)態(tài)并引入獨立文創(chuàng)與餐飲等商家創(chuàng)造購物場景,實現盈利。然而,誠品模式未能抵消線下實體商業(yè)整體疲軟的影響,僅僅做業(yè)態(tài)創(chuàng)新并不足夠。

    “此外,近年來即便是在中國臺灣也不斷有線上書店產生,給線下書店造成影響。因此實體書店亟須轉型,擔當引流重任的誠品書店尤為如此。”林立偉表示。

誠品4.jpg

    (誠品深圳內仍辦有小型展覽,攝/林娉瑩)

(編輯 上官夢露)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劃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