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兩會進行時 > 正文

全國政協委員、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注冊制改革要實現四大目標 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要促進投資和貿易開放

2021-03-07 16:23  來源:證券日報網 吳曉璐

    本報兩會報道組 吳曉璐

    “穩(wěn)步推進注冊制改革,完善常態(tài)化退市機制,加強債券市場建設,更好發(fā)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拓展市場主體融資渠道。”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點題資本市場改革重點。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就資本市場的改革重點對全國政協委員、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進行了專訪。楊成長認為,注冊制改革是為了擴大資本市場服務企業(yè)的覆蓋面,實現四大目標;實現常態(tài)化退市,最重要的是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發(fā)展債券市場需要提升居民持有債券的比例;發(fā)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需要暢通轉板、發(fā)力場外市場;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是為了促進投資開放和貿易開放。

    注冊制改革要實現四大目標    

    實現常態(tài)化退市有三個條件

    證券日報: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wěn)步推進注冊制改革”,全市場注冊制改革可以說是備受矚目,您如何看待當前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的成效?全市場注冊制改革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楊成長:近兩年,通過科創(chuàng)板、創(chuàng)業(yè)板注冊制改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發(fā)行、上市、交易、監(jiān)管、退市等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大量探索,成效非常明顯??梢钥吹?,“十三五”期間,證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規(guī)模大幅上升,證券市場的機構投資者數量也有顯著增長,市場總體保持了平穩(wěn)運行。監(jiān)管層也建立了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市場監(jiān)管制度。所以,目前資本市場已經具備了全市場注冊制改革的基礎。

    當然,注冊制只是一種形式,資本市場進行注冊制改革,主要也是實現四個目標:一是擴大資本市場服務企業(yè),尤其是中小微企業(yè)、民營企業(yè)的覆蓋面,優(yōu)化市場入口,讓大量優(yōu)質企業(yè)、規(guī)范企業(yè)能夠借助資本市場發(fā)展壯大。二是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能夠讓不同類型的企業(yè),自主選擇合適的上市板塊,并控制上市節(jié)奏。三是通過注冊制改革,將股票定價權交給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逐步實現市場化發(fā)行。四是形成具有差異性的市場。雖然科創(chuàng)板、創(chuàng)業(yè)板都實行注冊制,但是在戰(zhàn)略定位、上市條件、交易制度、監(jiān)管方式和退市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別,這些差別就保證了不同類型、不同行業(yè)的企業(yè),可以尋找適合的市場。

    所以,從上述目標來看,注冊制改革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發(fā)行定價、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的估值、退市制度等,未來,注冊制改革應該在科創(chuàng)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一年多的實踐基礎之上,總結經驗,尋找不足,完善制度,逐步推廣。

    證券日報: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完善常態(tài)化退市機制”,去年年底被稱為A股“史上最嚴”的退市新規(guī)落地,僅兩個月就有7家公司觸及了強制退市指標,還有1家是吸收合并退市,1家是申請主動退市。那么您是怎么看待當前A股市場的退市情況呢?

    楊成長:所謂常態(tài)化,也就是說,它不是個別現象、偶然現象、階段現象,而是資本市場制度設計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

    另外,退市只是退出A股市場,到別的市場交易。發(fā)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就是希望企業(yè)能夠根據自身的經營發(fā)展情況,尋找合適的市場。所以,常態(tài)化退市的實現有三個條件:

    第一,就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相互之間能夠銜接,企業(yè)能夠順暢的從一個市場轉到另外一個市場上去。

    第二,投資者要改變觀念,退市是市場上的常態(tài)化制度。

    第三,企業(yè)要慎重選擇交易的市場。要根據市場的交易方式、投資者結構、投資者偏好等,判斷公司是否適合?,F在,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完善,企業(yè)就應該考慮這個市場是否真正適合。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證券日報:在常態(tài)化退市的過程中,應該如何強化投資者保護?

    楊成長:從當下來看,投資者保護方面的主要問題在于,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對科技、創(chuàng)新、制度等存在理解上的差異。

    過去,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的差異主要是在資金規(guī)模和獲取信息的速度方面,機構投資者具有絕對的優(yōu)勢,有專業(yè)的研發(fā)隊伍,投研決策操作一體化。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大量上市公司都是科技型企業(yè),投資科技型企業(yè)就需要理解公司科技研發(fā)團隊,研發(fā)能力,企業(yè)產品的科技等級,企業(yè)研究科技成果的市場前景,及其在行業(yè)中的推廣力度等。這些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認知障礙,因為要掌握這些專門的知識是很難的。所以,近年來,我們研究機構普遍有一種感覺,很多投資者都特別希望能夠有一些專家給其講解。

    所以,如何推進咨詢研究的普及工作,讓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在對科技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模式創(chuàng)新的認知理解上取得大致平等,是比較重要的,尤其是個人投資者。

    提高居民債券持有比例    

    需要解決債券供給問題

    證券日報: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到要“加強債券市場建設,更好發(fā)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拓展市場主體融資渠道,”資本市場是直接融資的主戰(zhàn)場,您是怎么看待當前我國直接融資的情況?加強債券市場建設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

    楊成長:從去年以來,我國直接融資有了很大發(fā)展,債券融資和股權融資都在快速擴展。從居民角度來說,我們持有資產結構相對來說不是非常合理,老百姓持有債券的比例太低。不僅僅是國債、城投債以及專項債,老百姓持有的信用債比例也非常低。所以從投資角度來講,怎樣去增加社會包括居民持有債券的比例,是一個要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此要解決三個問題:

    第一,要讓居民樹立一個合理的收益觀。很多老百姓認為,債券收益率較低,信用債也只是4%到6%的水平。但是,要看到全球金融市場大類資產長周期收益率的均值,也大抵如此。居民不可能拿所有資產都去冒險,所以要持有一部分債券,這非常重要。

    第二,拓展債券銷售平臺、銷售渠道。過去,大家都知道去銀行買債券,但是,現在很多人不知道從哪些渠道購買債券,這個問題比較凸出。

    第三,從公募基金結構來看,前幾年貨幣基金發(fā)展的特別快,占比較高。從全球來看,公募基金中債券基金規(guī)模占比大概40%,權益類基金規(guī)模占比40%,貨幣基金大概20%左右。權益類基金中,大部分是一些指數型基金。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要提升公募基金中債券基金的比例。當然,也非常鼓勵公募基金將債券、固定收益和權益類資產結合,形成復合產品,增加投資者的配置選擇。

    只有從供給方面解決了,投資者才愿意買債,而不是單一依靠銀行和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來買債的,這樣才能為債券市場發(fā)展打下根基,從而解決市場結構不合理的問題。

    證券日報:進一步發(fā)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您覺得重點是什么呢?

    楊成長:這兩年我們在發(fā)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別是在注冊制改革之后,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基本形成,進一步發(fā)展的核心問題主要是三個方面:

    第一,是板與板之間的銜接問題,相互轉板問題。

    第二,需要在場外市場發(fā)力。相對來說,過去我們確實比較注重于場內市場,場外市場的發(fā)行相對來說比較薄弱。從美國來看,居民持有非上市公司股權比重也比較高。而目前,我國的產業(yè)投資基金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門檻都比較高,一般的投資者沒有條件購買。所以,場外市場缺乏居民投資作為支撐,發(fā)展不夠健全。

    第三,由于交易所和場外市場完全不同,如何讓多層次資本市場都能納入統一的監(jiān)管體系中,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資本市場對外開放   

    是為了促進投資和貿易開放

    證券日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到,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外貿外資穩(wěn)中提質。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更好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近幾年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取得了很多的成績,您覺得接下來資本市場制度型對外開放還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推進?

    楊成長:近兩年,隨著服務業(yè)加大對外開放,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力度是非常大的,無論是市場、機構還是業(yè)務,進行了全面對外開放,下一步對外開放主要是三個方面:

    第一,強調投資、貿易和金融的一體化開放。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投資開放、貿易開放。金融要服務于實體經濟,也就是說金融開放要服務于貿易開放,服務于投資開放。實行自貿區(qū)改革試點,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突出點。金融開放要服務貿易、服務投資,推動服務貿易的便利化,而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說別人是這么開放的,我就怎么開放。

    第二,強調制度型開放。所謂的制度型開放,是在對外開放領域中,我們的制度、規(guī)則、標準、做法,如何進一步與國際接軌,這需要分步進行,但是為下一步開放指明了方向。

    第三,對外開放的過程,實際上是境內外投資者、境內外機構相互學習的過程。長期以來,我們將外資金融機構作為學習榜樣。但是,這些國際投資銀行到中國后,也遇到很多問題,出現水土不服。所以,我們需要幫助外資金融機構,讓他們不僅僅能進得來,同時也要在中國市場做大業(yè)務,與此同時,我們的金融機構也要能夠走出去。

    近兩年,隨著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地位的提高,特別是在疫情防控中,中國的經濟政治生態(tài)、金融環(huán)境是最穩(wěn)定的,所以,在全球外資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我國吸引外資規(guī)模出現快速增長。

    未來,跨境業(yè)務會成為證券市場的熱點。如何設計更多跨境產品,提供更好的跨境服務,形成跨境業(yè)務的規(guī)范標準和流程,推動下一步開放的深化,是當下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編輯 孫倩)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劃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