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助力穩(wěn)投資 鐵路建設跑出“加速度”

2023-01-05 06:35  來源:中國證券報

    新年伊始,滬蘇湖鐵路項目施工現場熱火朝天,堅守施工一線的建設者爭分奪秒搶抓工期,在辛勤勞動中迎接2023年到來。作為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zhàn)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大項目,滬蘇湖鐵路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屆時上海至湖州最快只需40分鐘。

    目前,多條鐵路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正緊鑼密鼓地推進,多路資金為鐵路投資提供保障。專家認為,鐵路等傳統(tǒng)基建投資仍是穩(wěn)增長的有力支撐,預計今年一季度基建投資或維持較高增速。

    鐵路項目加快推進

    “得知京唐城際鐵路開通的消息,很開心!我每周都要往返北京和秦皇島一次,現在比之前快了30分鐘。”在北京工作的通勤人員郭女士感慨道。

    近日,我國多條重要鐵路線路密集開通運營,一張密織的高鐵網在我國廣袤的大地上不斷延展。在西部,銀蘭高鐵中蘭段、新成昆鐵路峨冕段相繼通車,西北地區(qū)的鐵路交通進一步完善;在南方,彌蒙高鐵、渝廈高鐵常德至益陽段陸續(xù)通車,將促進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步入“快車道”;在東北,佳鶴鐵路開通,“綠巨人”駛達我國最北端高寒地區(qū),將助力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

    在建項目加速落地的同時,重點鐵路項目陸續(xù)開工。川藏鐵路工程首批國家重點專項全面啟動,京雄商高鐵雄安新區(qū)至商丘段、天津至濰坊高速鐵路、瑞金至梅州鐵路等26個項目開工建設,和田至若羌鐵路、合杭高鐵湖杭段、銀川至蘭州高鐵中衛(wèi)至蘭州段等29個鐵路項目建成投產……一條條新線的建成與開通,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注入新動能。

    “2023年,國鐵集團將高質量推進鐵路規(guī)劃建設,全面完成國家鐵路投資任務,高質量推進川藏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預計投產新線3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鐵2500公里。”國鐵集團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

    道路通,百業(yè)興。業(yè)內人士認為,一批批重點鐵路工程有序推進,為國家、城市間便捷、高效的出行和運輸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穩(wěn)投資中發(fā)揮積極效能,進而促進區(qū)域經濟與相關產業(yè)協(xié)調發(fā)展,釋放鐵路建設紅利。

    建設資金有保障

    鐵路項目建設提速,離不開資金保障。

    2022年10月底,國家發(fā)改委同意國鐵集團發(fā)行中國鐵路建設債券3000億元,所籌資金中1002.6億元用于鐵路建設項目,250億元用于裝備購置,1747.4億元用于債務結構調整。“這將為鐵路投資提供資金保障,也將為未來鐵路投資加快落地提供新源泉。”蘭格鋼鐵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昕表示。

    借力政策性開發(fā)性金融工具,一大批鐵路重大項目加快推進。1月3日,四川省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活動舉行,現場推進項目共423個,其中政策性開發(fā)性金融工具項目333個,鐵路項目有7個、總投資1932.9億元。

    公募REITs等資產證券化模式也將為鐵路建設提供融資支持。中誠信國際發(fā)布的研報預計,“十四五”期間,隨著我國城市群一體化交通網建設持續(xù)推進,社會資本參投占比有望進一步增加。股改上市、公募REITs等資產證券化模式為鐵路建設提供融資新思路。

    “今年還將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鐵路投資,培育更多優(yōu)質企業(yè)股改上市,完成粵海輪渡基礎設施REITs試點發(fā)行等。”國鐵集團表示,用足用好基礎設施投資金融支持政策,加大鐵路建設實施力度,充分發(fā)揮投資對擴大國內需求的關鍵作用。

    華泰證券研究員沈曉峰認為,到2035年,預計全國將新建高鐵3萬公里,拉動投資3萬億元至4.5萬億元。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將通過乘數效應持續(xù)放大。

    加強對經濟支撐力度

    以鐵路建設為代表的傳統(tǒng)基建投資,正不斷為穩(wěn)定宏觀經濟大盤注入動力。

    中信建投證券房地產和建筑行業(yè)首席分析師竺勁認為,基建投資將繼續(xù)擔當2023年經濟增長引擎。預計2023年基建投資增速將超10%,將主要由專項債發(fā)行、企業(yè)中長期貸款、公共財政支出拉動。

    在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荀玉根看來,2023年財政預算赤字率與專項債額度或較2022年有所提高,基建投資對經濟的支撐力度將進一步加強。

    在鐵路建設等重大項目帶動下,基建投資增速有望勾勒出一條向上曲線。“2022年四季度傳統(tǒng)基建投資增速已出現較為明顯反彈,2023年上半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維持在10%以上。”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劃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