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銀保監(jiān)分局 薛儻)隨著金融創(chuàng)新及金融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人工智能技術在商業(yè)銀行客戶營銷、風險管理、產品服務上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例如人臉識別、云數據計算、線上智能化信貸審批等金融場景也越來越被老百姓所接受。但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尚處于初級階段的今天,各方面尚存在一定的未知區(qū)域,需注意防范相關領域潛在的風險。
一、針對商業(yè)銀行相關約束監(jiān)督機制的建設相對落后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相關配套金融監(jiān)管在機制建立、法律制度發(fā)布、具體監(jiān)督實施等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時間,針對商業(yè)銀行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速率加快,金融監(jiān)管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前瞻性。目前相關的監(jiān)管提到了金融技術的監(jiān)管思想,但尚未針對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發(fā)布系統的法律法規(guī)。人工智能的深入應用對銀行的信貸,風險控制,資產定價,市場營銷,客戶服務以及其他重要聯系和業(yè)務產生了重大影響。如果發(fā)生意外的金融風險,其范圍和影響將超過傳統銀行和互聯網金融。在實踐中,人工智能的應用涉及許多設備和技術,當金融市場出現故障和異常波動,而投資者蒙受損失時,沒有法律法規(guī)可依法厘清責任和懲罰。
二、人工智能技術尚處于發(fā)展初期,相關的數據采集缺乏統一的標準和應用價值。目前人工智能技術雖廣泛應用于商業(yè)銀行的信貸審批、資產分析、貸后管理等方面,但相關應用水平仍然簡單,對數據價值的挖掘不足。我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尚處于發(fā)展初期,自主研發(fā)能力有待提高。此外,該銀行正處于數字和人工智能發(fā)展的初級階段。以傳統的客戶服務和智能的機器工具為主要手段,在智能風險控制和營銷領域的應用受到限制。建立人工智能在銀行領域的應用的關鍵之一是建立智能的數據收集和分析模型。目前我國所謂的云數據分散于各個網絡平臺且相對獨立,內部數據尚未完全聯網,存在信息分散,信息不規(guī)則,數據價值不一等問題。銀行缺乏整體數據資產結構規(guī)劃和大數據資產管理手段,在大數據時代沒有樹立“數據就是資產”的先進管理理念,與數據信息相關的供應鏈并不完善,而且沒有充分挖掘數據的經濟價值。
三、需警惕人工智能應用過程中的科技安全風險。人工智能的應用存在潛在的技術安全風險,在人工智能技術探索期,銀行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系列技術安全問題。例如,一些銀行已實施了廣泛使用的面部識別,但是,如何識別外觀非常相似的客戶(例如雙胞胎),需要進一步測試面部識別的安全性。此外,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投資顧問還面臨市場變化應對不足的情況。相關人工智能分析技術只能在歷史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固有的數據測算程序對未來預期進行測算,而缺乏人腦相對靈活以及對社會、情感、環(huán)境等感性化分析,當市場面臨突發(fā)性變故時,所獲得的配置方案和投資建議與市場特征不符,將給投資者帶來投資損失。算法缺陷是指由于編程錯誤和其他原因,智能投資顧問無法按照原始理論提供預期服務的漏洞,人工智能的應用標準需要統一和完善。在商業(yè)銀行中普遍面臨人工智能應用各自為政的局面,對于人工智能的應用還沒有統一的信息公開標準,這使得難以保證用戶的知情權和人工智能系統的信息保密性。另外中小型銀行對應用人工智能的意愿和能力較弱。盡管一些中小型銀行和城市商業(yè)銀行也已經啟動了人工智能等金融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但由于技術儲備,資金規(guī)模和人才的豐富,應用速度緩慢,效果不明顯。
(農村金融時報 河南駐地記者王松 推介)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